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美濃飲食文化粄條

.客家飲食文化
客家族群多遷徙且居住在客家地區鹹、肥、香一直是客家菜的特色,之所以有這些特色是因為環境造成的,早期客家人墾拓的地方多是貧瘠荒涼的地區,為了生活,體力消耗較多,而且工作時汗流得多,為補充鹽分,所以才有鹹肥香的特色,因此飲食傾向多油多鹹的重口味菜,並且好用各式處理過的醃製菜類(如酸菜梅乾菜、大葉品種的芥菜)、作為食材入菜。客家菜的特色反映客家人勤奮艱苦,刻苦耐勞的傳統精神,客家人生活素守簡約,對於飲食以經濟實惠為原則,凡是能曬乾或醃漬保存的任何食物,皆用盡辦法,發展出一套能長期保存的技巧,並在烹調時加以變化,也再次表現了客家人節儉的美德。客家人勤儉刻苦,平時省吃儉用,只在年節與朔望祭拜祖先神明,或是婚喪喜慶宴客才會宰殺牲畜。
一.粄條由來
粄條是流行於華南、粵東、台灣地區的客家美食。是大米類副食產品。美濃粄條的名稱由來是,因為攤開的粄條像是洗臉的毛巾,所以客家話又稱為「面帕粄」。在過去,客家先民飽受戰亂、匪禍和飢荒之苦而被迫遷徙,顛沛流離長途跋涉之後,每遷居一地,又得在艱難的環境條件下重建家園,生活必須絕對的節儉和勤勞。由於生鮮食品不容易取得和長久保藏,於是再加工食品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飲食中就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客家人來說,除了日常生活食用的米飯、粥品以外,客家人也和其他中國南方的居民一樣,藉用米的物質特點製作出較耐久藏的「粄」,而「粄」類食品在客家飲食當中,十分的受到重視。所謂「粄」也就是福佬人所說的「粿」。客家人把米加水磨成漿,再壓去水分所得到的米粉,叫做「粄粢」,而用米粉製作成的各種糕點食品稱為「粄」。而我們只要稍加比較,便會發現「粄」類食品在實質上,和中國北方人用小麥麵團製作各式各樣的點心、麵食,其實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粄條作法
以在來米做原料,以水浸泡後,和水混合磨成米漿,再加入少許太白粉,以人工攪成粘粥狀,然後放進蒸盤,入蒸鍋中蒸熟,待冷卻後即成一條條白毛巾般的粄條。粄條作法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1.在來米洗淨浸泡:挑選上等在來米浸泡4-8小時,使米粒脹大鬆軟,方便研磨出米漿。
2.推動石磨研磨:把米加水少量,慢慢舀入磨盤推動研磨,讓米漿自然流入桶內。
3.加入蕃薯粉攪拌:在米漿加入蕃薯粉攪拌以增加性及滑嫩度。
4.把蒸盤抹油:把蒸盤塗沙拉油,以增香氣較容易剝落。
5.米漿舀入蒸盤:把調配好的米漿舀入蒸盤,厚度適,蒸煮約五分鐘後起鍋冷卻。
6.晾乾粄條:把起鍋冷卻後的粄修剝落被竹桿晾乾。
7.摺疊切割完成:把冷卻晾乾後的粄條(狀似毛巾)摺疊,切割成條狀即為完成。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