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美濃菸葉

一.美濃菸葉的由來 
美濃的環境特殊,是位於老荖濃溪與旗山溪交會處,因此土地肥沃、又有豐沛的灌溉水源,是在旗山地區最廣闊、最富庶地帶。民國 25年菸葉從屏東地區引進美濃種植,由於美濃鎮地質、氣候很適合煙草栽培,而美濃封閉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歷史情節,保有濃厚而傳統的客家文化,而其背後的重要支柱,便是在菸葉生產的大量而密集的勞動力需求下,孕育出對自身歷史的深刻認同和對地域的強烈歸屬感。因此在相關單位大力推廣下,菸葉在美濃紮根生產並開啟菸業時代。
二.菸樓 美濃為早期菸葉盛產之地,菸樓是用來薰菸葉的閣樓,建築古樸為美濃農業文化獨特的象徵其建築。『菸樓』,是個極具地方歷史的建築物,談起菸樓的歷史,就得推究日據時代了。日本人為台灣引進菸草種植後,大批栽種於高雄、花蓮等地區,當時除了引進大批日本移民外,也為這些地區引進移民村建築,也蓋起了一棟棟的菸樓。菸樓主要有兩種形式:大阪式與廣島式,美濃都是大阪式菸樓,建築差別在天窗的設置位置,大阪式天窗設於太子樓兩面壁牆上。菸樓主要用來燻烤菸葉,當菸葉收成後,將菸葉夾於竹竿,上架於樓層內,透過火以低溫慢慢烘培,等到乾、透之後,再交給公賣局。
三.菸葉 是本區的重要作物,素有「菸草王國」之稱,烤煙葉所用之菸樓,在美濃區聚落建築中,也成為一種特殊建築景觀,由於經濟轉型,菸葉逐漸沒落。菸葉盛產時期面積約二千公頃,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因菸葉生產要靠許多勞力,從播種至收成要四個月,十分辛苦,從種菸可看出美濃鄉親刻苦耐勞的客家人本性。
四.菸葉生產過程 播種-假植-移植-澆水-施肥-上土-噴藥-扶植-摘花-除芽-採摘-運送-拼菸-燻烤-分級-包裝-送繳。

美濃菸樓影片: https://youtu.be/Two_q6oy4kk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美濃油紙傘

一.油紙傘簡介
油紙傘的故鄉──美濃鎮,在昔日客家民俗中,出嫁女兒定要把紙傘充當嫁粧;「紙」和「子」同音,蘊含早生貴子之意。而傘字中通常繪有四個人,表示「多子多孫」。同時油傘一張後呈圓形,含有「圓滿」的意義。如今美濃鄉門仍不乏有人使用,但傳承延續到今天,油紙傘大部分用於新娘出轎子做為避邪之用。
二.油紙傘歷史
美濃的油紙傘製作技術相傳于日治時代大正年間引進,由林阿貴、吳振興延請大陸師父前來傳授技藝。西元1960年,美濃紙傘業最興盛時期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之後由於臺灣急速發展工業,由化學材料製作的洋傘,以輕便、便宜、耐用又易於攜帶的特性普遍地取代了油紙傘,使得油紙傘的價值與銷售漸行蕭條。
西元1970年後,臺灣經濟逐漸富裕起來,在旅遊觀光業的刺激下,使得美濃的油紙傘逐漸脫離原本實用的價值,而走向與觀光結合的商品文化,成為遊客喜於收藏的精美藝品,帶動了美濃油紙傘的另一個春天。
三.油紙傘意義
在客家的習俗裡,油紙傘是一種吉祥物。油紙傘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遮陽避雨外,更是心中吉祥的象徵。
1.在男孩16歲成年禮時,送紙傘給兒子,表示著兒子已成年。
2.女兒出閣,即贈與一對紙傘,象徵團圓、圓滿、早生貴子、多子多孫之意。
3.一般客家的宗教慶典遊行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撐在神轎上,做為遮蔽物,此亦是取其圓滿的成就,做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
4.在結婚典禮中,新娘下轎時的遮蔽 避邪所用的器物,也是油紙傘。可見油紙傘在早年的客家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地位。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美濃飲食文化粄條

.客家飲食文化
客家族群多遷徙且居住在客家地區鹹、肥、香一直是客家菜的特色,之所以有這些特色是因為環境造成的,早期客家人墾拓的地方多是貧瘠荒涼的地區,為了生活,體力消耗較多,而且工作時汗流得多,為補充鹽分,所以才有鹹肥香的特色,因此飲食傾向多油多鹹的重口味菜,並且好用各式處理過的醃製菜類(如酸菜梅乾菜、大葉品種的芥菜)、作為食材入菜。客家菜的特色反映客家人勤奮艱苦,刻苦耐勞的傳統精神,客家人生活素守簡約,對於飲食以經濟實惠為原則,凡是能曬乾或醃漬保存的任何食物,皆用盡辦法,發展出一套能長期保存的技巧,並在烹調時加以變化,也再次表現了客家人節儉的美德。客家人勤儉刻苦,平時省吃儉用,只在年節與朔望祭拜祖先神明,或是婚喪喜慶宴客才會宰殺牲畜。
一.粄條由來
粄條是流行於華南、粵東、台灣地區的客家美食。是大米類副食產品。美濃粄條的名稱由來是,因為攤開的粄條像是洗臉的毛巾,所以客家話又稱為「面帕粄」。在過去,客家先民飽受戰亂、匪禍和飢荒之苦而被迫遷徙,顛沛流離長途跋涉之後,每遷居一地,又得在艱難的環境條件下重建家園,生活必須絕對的節儉和勤勞。由於生鮮食品不容易取得和長久保藏,於是再加工食品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飲食中就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客家人來說,除了日常生活食用的米飯、粥品以外,客家人也和其他中國南方的居民一樣,藉用米的物質特點製作出較耐久藏的「粄」,而「粄」類食品在客家飲食當中,十分的受到重視。所謂「粄」也就是福佬人所說的「粿」。客家人把米加水磨成漿,再壓去水分所得到的米粉,叫做「粄粢」,而用米粉製作成的各種糕點食品稱為「粄」。而我們只要稍加比較,便會發現「粄」類食品在實質上,和中國北方人用小麥麵團製作各式各樣的點心、麵食,其實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粄條作法
以在來米做原料,以水浸泡後,和水混合磨成米漿,再加入少許太白粉,以人工攪成粘粥狀,然後放進蒸盤,入蒸鍋中蒸熟,待冷卻後即成一條條白毛巾般的粄條。粄條作法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1.在來米洗淨浸泡:挑選上等在來米浸泡4-8小時,使米粒脹大鬆軟,方便研磨出米漿。
2.推動石磨研磨:把米加水少量,慢慢舀入磨盤推動研磨,讓米漿自然流入桶內。
3.加入蕃薯粉攪拌:在米漿加入蕃薯粉攪拌以增加性及滑嫩度。
4.把蒸盤抹油:把蒸盤塗沙拉油,以增香氣較容易剝落。
5.米漿舀入蒸盤:把調配好的米漿舀入蒸盤,厚度適,蒸煮約五分鐘後起鍋冷卻。
6.晾乾粄條:把起鍋冷卻後的粄修剝落被竹桿晾乾。
7.摺疊切割完成:把冷卻晾乾後的粄條(狀似毛巾)摺疊,切割成條狀即為完成。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美濃客家文物館

.參觀資訊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民族路49-3 (中正湖旁)
https://goo.gl/maps/wLKtdsWD5xG2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
休館時間:每週一固定休館 & 春節(除夕.初一)休館
門票:全票40/半票20
電話:07-6818338
二.簡介
主要是以美濃客家人的故事為主題,藉此呈現整個客家文化。文物館主體建築採用菸樓造型與傳統合院設計的設計風格,其色彩沉穩樸實在在將整個客家人勤儉刻苦的傳統美德與精神表露無遺。館內則展示著客家籍居民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文化歷史。同時也利用多種媒體、實物、相片、文獻、影片、錄影帶、複製模型、生態造景、互動展示等,藉此讓客家後代的子子孫孫能夠更了解這即將失落的文化財產並了解保存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三.歷史沿革

原為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由於美濃地區為南部客家人主要之聚居地,全鎮百分之九十以上屬客家籍人口,並通用客家語言,加上地形獨立及親族觀念濃厚等因素,使得美濃在語言、衣飾、美食、屋宅建築、音樂等人文方面,仍保存傳統客家風俗與生活方式;然在反水庫運動過程中,因凝聚濃厚愛鄉情感,故於民國90年設立美濃客家文物館,將美濃客家文化以故事性程現為主題,營造一座具美濃客家地方特色的文物館。又於民國991225日高雄縣市合併,列入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之管轄單位,修改為美濃客家文物館,並將原二級政府機關高雄縣客家文化中心改制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編制下之客家文化中心持續推動客家文化之傳承與創新。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美濃簡介

一.地名由來
美濃原名「瀰濃」,在日治時代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年),被日人依其本國地名改為美濃。至於「瀰濃」的由來說法多達七種,其中以清雍正中葉繪製的「雍正台灣輿圖」出現的「彌濃山」,是最早出現「彌濃」二字。在各種不同說法中,其中以美濃開庄伯公碑文中「墾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將弈世而瀰濃…」,因此定名為瀰濃。另一種說法是,乾隆初年,美濃庄之所以取名「瀰濃」,乃因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絕,而取瀰,居民以農為生,而取濃。直到大正九年,日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將瀰濃改名美濃
二.歷史沿革
美濃先祖前來開墾的歷史,根據各種史料記載,可溯自西元一六九八年左右,當時來自大陸廣東嘉平鎮等各地的先民,自麟洛河逆流而上,再沿隘寮溪下游至武洛間開墾,使武洛變成大庄頭。但是,因武洛水患多,先民乃希望另覓福地定居。當時,武洛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因剿平吳福生之亂有功,向鳳山令錢沬氏申請開發美濃,當時美濃仍屬禁墾區。直到乾隆元年即西元一七二六年,朝廷才准予進入開墾。當年的秋天,林氏兄弟率武洛庄民至美濃,定居在靈山、雙峰山、月光山的山麓之下,總共有十六姓、建二十四座夥房,當時命名為「瀰濃庄」,東鄰六龜鄉,西接旗山鎮,北接杉林鄉,南連淡水、荖濃兩溪,由清雍正中葉給製的「雍正台輿圖」可窺知當時的地理位置。
三.自然環境
美濃面積一二○點○三一六平方公里,位於高雄市東北、屏東平原北部,形呈坐蛙,東、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六龜鄉、西接旗山鎮、北接杉林鄉、南連淡水、荖濃兩溪,自然形成一平坦之平原。河川有美濃、柚子林二流合匯成美濃溪,觀光資源極為豐富,亦有不少名勝古蹟。美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型氣候。每年的五至十月屬雨季,其餘為乾季,雨量的分佈十分懸殊。氣溫偏高,六至九月平均溫度在二十七度以上,除了一、二月的溫度稍低,但仍在十度以上,其餘都在二十度以上,全年平均二十二至二十五度之間。降雨量全年約在二千至二千五百毫米之間。
四.風土民情
客家人自古族群意識非常強烈,尤對傳統生活型態的食衣住行非常堅持,一方面為維繫固有文化的根基,一方面則有仰承先民堅苦奮鬥成家的用心,並有物縷思之維艱的勖勉,雖然傳統客家文化畢竟是農業社會時代的產物,往往在潮流環境急遽的變異與衝擊之下,逐漸扭轉和消逝。尤其處在今天科技尖端時代,傳統的習俗和生活習態早已被現代人類視作敝屣,但是我們仍可由舊時藍布長衫、油紙傘,來滿足探古尋幽訪客的懷舊之情。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客家文化

ㄧ、客家簡介
明末清初的中國政治混亂、經濟不安,閩南客家的移民潮漸漸形成,康熙22年〈1683年〉清朝取得台灣後,客家人東渡台灣開墾的人逐漸增加,北中南各地皆有客家人移居。客家人來台開墾之初,並非來台做客而被稱為「客人」,乃因其在原鄉本來就是客家人之緣故,「客而家焉」:作客他方並以此為家,客居他鄉永為家之意。客家是一個跨越省分的族群,除了在閩粵贛大三角外,還有四川、廣西等地,可說處處有客家,客家文化當然是一個漢化的文化,客家源流從單一的中原說到多元說已成潮流。
二、人口分布
台灣有2300萬人,其中客家人佔18.1%,大約是4197000人,其中以桃園縣有78.5%都是客家人,佔最多,第二名的新竹71.6%密度最高。另外,客家人口30%以上的鄉鎮有69個,列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多是靠山的鄉鎮,唯一一個客家漁港就是新屋永安漁港。
三、客家精神
客家人具有比較重視教育的族群特質,傳統的理想生活境界是「晴耕雨讀」「詩書傳家」,客家人珍惜文字,尊重有知識的讀書人,敬重文明,成了歷代相傳的古風。客家人是個遷徙的族群,由於長期生活在困苦的環境中,深知要改變現狀,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求取功名以出人頭地,客家人視文化知識為生存競爭的主要手段,所以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有許多客家諺語就表達了這種意義,如「有子不讀書,不如養大豬」「不讀書有眼無珠」等,台灣客家人在戰後60年來,能夠憑其對教育的重視,以較高的教育成就來改善其社經地位,即是最好的寫照。

四、客家信仰
《三山國王》
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因為三山國王信仰主要是客家人才有的,傳說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移民時的守護神,三山國王是三座山的山神---黑臉巾山、紅臉明山、白臉獨山,因為顯靈護民護國,唐朝皇帝封做「三山國王」。客家人早期來到台灣,奉請三山國王座隨身保護神,在各地開墾時建廟奉拜,求得庇祐,所以三山國王一直被客家人做為守護神。
《義民廟》
義民爺是台灣客家人的傳統信仰,1955年,政府將農曆的720日定做義民節。台灣客家先民很辛苦的來到台灣,到處有民變發生,清朝兩次民變所犧牲的自願義軍,就是客家義民爺。例如:林爽文事件及戴潮春事件。所謂義民,是指一批為保鄉為土而犧牲生命的客家先民,義民爺大多數都是客家人的祖先,他們本來是負耒荷鋤開闢這片土地的拓墾者,因保衛家園而犧牲生命的先烈先賢。在南部六堆的忠義祠為代表。客家文化的信仰中「南忠勇,北義民」是相當堅定的信仰代表,這一北一南的信仰重心代表客家人團結一致的精神象徵。